碰撞创业思维火花——港科大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加速营回顾
添加者:蓝海湾孵化港 日期:2021-07-28 浏览次数:825

2021港科大深圳区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初赛评审于7月14日正式结束,有30支团队从204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晋级到了半决赛评审。不过对于晋级团队而言,半决赛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后面会有更大的舞台在等着他们。


在此期间,组委会也根据30强团队的项目领域及发展情况,精心安排了创业通识和专业知识兼具的赛事加速营,内容涵盖创新创业思维、深港资源及投融资对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商业计划书演讲等多个方面,希望团队能通过加速营中的交流与锻炼,在半决赛中表现出一个与初赛不同的自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赛事加速营的精彩瞬间!


2021年7月19日【通识课】创新创业思维价值与实战指导

活动伊始,建行科创企业经营中心平台管理科科长徐奇元先生上台给大家介绍了建行目前的产业需求,例如“工程造价大数据应用平台”、 “智慧造价”、“物理渠道数字化转型”等近十个需求,鼓励项目对口的团队踊跃联系达成合作。


接下来香港科大讲席教授兼香港科技大学持续进修学院主任陈文新教授就“创业者的思维模式”这一主题作出分享。关于“创业者的思维模式”,陈教授给出了四个关键词:Uniqueness、Open mind、Adaptive、Leadership,并从这四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创业者应具有和应避免的思维与心态。以下为部分摘要:


课程精彩瞬间集锦


最后,陈教授提出:

E=mc2即,Entrepreneurship=mentality*competence*commitment(创业精神=心态 x 能力 x 责任心)

陈教授的分享也让我们意识到,创业是一个孤独且漫长的过程,创业者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随后的冠军对话环节,主持人David邀请2020港科大百万创赛深圳赛区总冠军英汉思动力创始人朱瀚琦博士上台,来跟大家交流获奖经验及创业心得。作为两次参与百万创赛的亲历者,朱博士认为参赛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越是初创的企业,他们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就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参赛收获的内容就越多;而英汉思也正是通过百万创赛的参赛经历,结合赛事导师的建议,逐渐梳理意识到团队及产品的问题并且加以改进,最终一举夺冠。除了分享参赛经验以外,朱博士也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来告诉大家,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内省和反思,在场的创业者也纷纷与朱博士一同交流各自在创业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气氛活泼而热烈。


冠军对话时刻

2021年7月21日【专业课】深港创业圈资源交流荟

7月21日,加速营的第一节专业课在蓝海湾孵化港顺利进行。此次加速营,赛事组委会邀请到了深港各个产业及投资领域的资深导师,与大家一同探讨深港创业者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深港两地的产业链及资金资源,以及如何更好地打磨自己的商业计划。


首先,组委会邀请了本次大赛深港通道的合作伙伴伟易达(VTech)项目经理杨伟忠先生给大家举例介绍了新产品开发的挑战与NPI的重要性。那什么是NPI呢?NPI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杨经理以伟易达企业的发展来说明NPI的含义及益处,他谈到NPI即New Product Introduction,简单来说就是新产品介绍,其应包含新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整个过程介绍。总的来说,NPI可以给企业提供技术建议和更好的与客户的沟通,以确保快速衔接从设计阶段到项目的批量生产,从而节省企业成本和时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降低开发成本;

2、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

3、降低产品成本;

4、准备和验证制造设置;

5、提高产品质量;

6、更快的上市时间。


杨伟忠导师在杨经理的分享过后,通天地智能产品孵化基地首席深港发展顾问黄锦麟先生以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述了参赛需要注意的内容。他从自己以往参赛的商业计划书着手,告诉参赛团队要从动态展示开始抓住观众的第一印象,从实际生活熟悉的场景开始引入,这样才会让观众有认同感。另外,商业计划书的ppt要简洁明了,不可过分堆砌内容,最后一页则可以总结整个商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帮助评委和观众回顾内容,从而形成较好的观感。



黄锦麟导师活动最后,我们邀请了通天地智能产品孵化基地CTO兼总经理施培泓先生及杨伟忠、黄锦麟两位导师与参赛团队一同进行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氛围热烈。在讨论中,施总建议创始人在融资的过程中要展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愿景,才会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


施培泓导师


2021年7月23日【专业课】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分享

7月23日,加速营迎来了第二节“新金融”专业课,课程邀请到了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助理教授张昊迪教授及深圳建行金融科技部总工程师许剑先生两位专家,就人工智能及金融科技的前沿发展做分享。此外,本次课程中组委会与建行合作,邀请赛事团队围绕建行创新需求、新金融、金融科技等话题展开分组交流,促成创新需求的对接及银企合作等。


此次专业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张昊迪教授给大家带来主题为“认知驱动的人工智能——历史、现状与趋势”的分享。张教授以达特茅斯研讨会作为开始讲述人工智能的历史,之后分别阐述了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现状以及目前最新的发展趋势——认知驱动的人工智能。



张昊迪导师张教授从产学研角度出发,其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了在场参赛团队代表及嘉宾们的阵阵掌声,让大家对于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也有了更好的了解。


接下来是part2,组委会邀请深圳建行金融科技部总工程师许剑先生上台给大家作了“建行金融科技发展及实践”这一主题内容分享。


许剑总在分享中提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而在实际的线下场景中,建行结合该指导思想,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结合产品投入应用,实现智慧经营。而建行作为金融机构,也有能力、有使命去支持科技的落地应用。



许剑导师在最后,与会的各导师及建行业务部门各领导与参会团队展开分组讨论,结合建行创新需求,围绕新金融、金融科技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助力团队将创新项目及技术与实际需求进行结合落地。


讨论环节 


2021年7月27日【通识课】产业投资人分组对接

针对各团队所属的不同领域和成长阶段,我们在7月27日的选修课中邀请了来自复星创富、投中资本、一创投资、优必选的专业创投导师与团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及深度沟通,为团队进行了项目“把脉”。在场的投资人从项目投融资、产品迭代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帮助创业团队更好地进行项目调整,为第二轮的评审备战。

赛事加速营到此便告一段落,但是创业者们奔向梦想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歇。在接下来的半决赛评审中,哪些队伍能突出重围,进入最后的总决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最后,赛事组委会再次衷心感谢为本次加速营提供支持的机构,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香港科技大学持续进修学院、伟易达(VTech)、通天地智能产品孵化基地、复星创富、投中资本、一创投资、优必选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赛事,共建创业生态平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