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动力科技团队--折戟而归梦不灭,再度出征夺冠回
添加者:蓝海湾孵化港 日期:2020-10-13 浏览次数:799

2020港科大深圳区百万奖金创业大赛虽已告一段落,但创业精英们逐梦的激情依旧高涨。为了将创赛团队的激情传递给更多有志创业的奋斗者,赛事组委会开启了【赛事专访】栏目,将邀请决赛的优秀团队代表进行专题采访,带大家了解创业背后的故事。


作为本届深圳区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冠军得主,深圳市英汉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朱瀚琦先生受邀为首个接受专栏采访的嘉宾,而英汉思与大赛的渊源则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他们首次参赛折戟而归,二度参赛成功夺冠,他们在这一年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请跟随组委会,一同了解英汉思的夺冠之路。


英汉思动力科技简介

深圳市英汉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轻量化动力外骨骼是针对中轻度行走障碍患者的可穿戴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团队源自美国德州大学的医疗外骨骼研发团队,有多年的医疗机器人设计、制造与临床应用的经验与行业资源背景。核心成员均来自德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二度参赛终夺冠


1)蓝海湾:首先再次祝贺您获得本次赛事的冠军!去年英汉思也参赛了,但是止步第二轮,今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再次参赛?


朱瀚琦:百万创赛各个环节的评审标准都比较严格,之前我们的项目还是在研发阶段,所以可能最终因此遗憾落选。到了今年,我认为我们项目在市场和创业模式上都有明显的进步,所以就再来挑战一次。


创业最终都是要落地的,百万创赛也是一个以落地为导向的比赛,所以我们项目的进步也最终反映在了成绩上。


2)蓝海湾:今年您成功夺冠,有什么感想?拿到了奖金之后,下一步团队有什么打算?


朱瀚琦:我们结合去年的项目进展,对整体商业模式的梳理也有了调整,这次夺冠对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众多高水平的评委专家对我们商业逻辑的肯定,这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这种认可比拿冠军还要开心。


这次大赛的奖金我们计划都会投入到项目研发中,相对于其他创业大赛,百万创赛的奖金还是比较大的,这对我们的公司发展有很大帮助。


3)蓝海湾:在决赛的时候,哪一些评委老师的哪些意见您觉得比较深刻?


朱瀚琦:我们项目的产品逻辑已经比较具体了,但我觉得在渠道和商业的问题上评委老师给了很多比较中肯的意见。其中天安的杨宁总看过很多医疗行业的项目,很明白代理商的心态,他提出把控代理商的这个想法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


攻坚克难创业路


4)蓝海湾:当初您为什么会选择创业?


朱瀚琦我觉得选择在大公司里工作并不是为了让患者真正用上一个商品,更多时候是去找到产品的创新点,然后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而且大公司都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而如果选择在研究院纯做技术的话相对会比较轻松一点,但是研究技术就是一个是或否的问题,更不太可能会直接将技术转化成商品。


从个人来讲,我喜欢作为技术工作者去研究如何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并将产品转型成商品,这个方向比较符合我的价值观,所以我选择了创业。创业后,虽然苦一点,不过我能看到产品成功的希望。


5)蓝海湾:团队在技术转化成商品再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应该也遇到很多困难吧?


朱瀚琦目前大多数研究院在产品早期的技术研发上都很不错,但一涉及产品转化这个环节就比较困难了,更别说转化成商品。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成功的消费品,很少是在研究院里做出来的。所以在技术应用上,你完成一个商业闭环以后你会发现有更多的商业环要跑,这就是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曲折,但是它就是一个技术转成产品和商品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6)蓝海湾:说起曲折,今年疫情给公司带来了什么冲击呢?


朱瀚琦主要就是融资进度拖后了差不多半年,导致资金也比较紧张。(蓝海湾:那当时是靠什么让你的团队继续坚持的?)第一,资金上的问题肯定是要跟公司财务进行沟通,第二,就是我们团队越在困难的时候越要迎难而上。 我们周围有很多竞争对手,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我们团队就会团结起来往前走。我觉得,越是在危机时刻,作为创始人越要努力把团队积攒的潜力放出来,任何有战斗力的团队都是这样出来的。现在我们战斗力就比去年高很多。



7)蓝海湾:您刚才提到了竞争,那么您的产品和竞品相比,有什么优势?


朱瀚琦您提到的竞品如果是指商品,那就有很多维度的竞争,包括性能、产品的设计,价格等多个方面。目前我看到市场上也就只有我们是将轻量化外骨骼当做一个产品和消费品进行定位的,让消费者既感觉到价格合适,又觉得好用。我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价格反馈,因为消费者去买一个商品,第一个标准就是好不好用,第二就是价格合不合适,这才是正常的购买行为。



另外从产品性能来说,算法性能方面我们处于第一梯队,其次我们会通过患者的需求去进行供应链的调整,在成本和技术应用上进行升级。


8)蓝海湾:您作为一个技术创业者,在供应链的问题上,有什么经验可以进行分享的吗?


朱瀚琦在这个方面,香港科大的李泽湘老师对我们的产品价格定位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产品作为消费级产品定价不能太高。


此外我们注重供应链也是因为李老师和大疆的成功,我们发现很多从学院出来创业的人对供应链信息这块就没有特别注重。大疆当时就是从供应链出发,将技术产品的定价降下来,在当年航拍航模几万元的时代,大疆卖到几千元,这一下市场就打开了。



给未来参赛团队的话



作为创业者参加百万创赛,奖金是其次,重要的是在创赛中,每一轮都会有非常资深的导师作为团队的创业顾问。组委会邀请到的导师不仅咖位大,专业度也很高,从初赛到半决赛决赛,加上中间的工作坊和加速营,有非常多资深的、合伙人级别的导师嘉宾在赛事中为参赛团队提供创业指导。


我认为对于还在摸索阶段,产品还没有形成商业闭环的公司来说,参赛后应该把心态放宽去接受一些意见,然后适当调整项目的方向,这才是参加一个高水平创业大赛最有意义的一种东西。


最后,组委会再次恭喜英汉思获得本年度百万创赛深圳区的冠军,也祝福他们在总决赛上取得好成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