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蓝海湾远航计划企业“音科思”创始人张健钢及“显扬科技”创始人丁克接受了南方都市报采访,畅谈深港两地协同科技创业。
音科思(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创新音频技术与产品的初创公司,提供革命性的音频解决方案。该公司由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苏孝宇教授及其学生张健钢先生创立,创始人苏孝宇作为工业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在音频相关研究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另一位创始人兼CEO张健钢为香港科技大学技术领导力与创业专业研究硕士,在音频领域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
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三维机器视觉以及机器人应用系统的高科技企业,由香港数名海归博士创立,并于2021年6月入驻蓝海湾孵化港远航计划。公司已推出高精度高效率的三维视觉设备,以及相应的三维数据分析软件。显扬科技的机器视觉产品主要用于机器人引导、工业检测与测量,为广大系统集成商提供优质三维机器视觉设备以及配套软件,让更多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用好机器视觉与机器人。
以下内容转载来源:南方都市报
从3、4天到1小时,对于往返内地与香港的港籍科创青年丁克来说,两地之间产品供应材料运输时间上的差别,正在助力他的创业梦做大做强。
近年来,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地间的科创协同发展在加快,这条协同之路上也吸引了像丁克一样的港籍科创青年,他们抓住时代的机会,在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市场转化上的创业路上奔跑着。
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出台,将促进拓展三地科创协同空间,其中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内地制造业便利港澳“硬科技”创业
2021年9月,两个合作区方案重磅发布的这一天,张健钢和他创办的音科思公司也迎来了好消息:在前海重组公司注册后不到半年时间,就获得了一笔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早期融资,推动了公司加速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国际人体工学协会(IEA)院士苏孝宇和其学生张健钢
据了解,音科思(深圳)技术有限公司由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国际人体工学协会(IEA)院士苏孝宇和其学生张健钢共同创立。
公司创业方向为音频领域,基于自主研发的仿耳原声耳机芯片,公司开发的智能辅听耳机产品主要面向听力受损人士,较传统高端助听器在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同时,售价却大幅低于国际品牌,且在智能功能和外观体验上做出突破,有望给该市场带来变革。
2017年,音科思凭借众多专利等“硬科技”获得首届前海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初创团队组一等奖,而这成为推动音科思落户深圳前海的契机。据张健钢回忆,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帮助下,不到半年时间团队就来到深圳开始办公。
“梦工场帮助我们协调场地等,提供了很多帮助,从香港到前海落地一路很顺畅。” 张健钢说,在创业早期,梦工场还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落地前海之后,音科思依托深圳及广东其他地市的制造业优势,快速推进了技术产品化。
“深圳有非常多的工业设计公司,设计好了之后,在东莞、深圳找模具结构设计和开发也很方便。”张健钢说,但能够开模具的公司,在香港相对不容易找。
打好模具之后,在注塑、装配,乃至到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等细节,张健钢都能在广东城市找到很好的供应链支撑。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硬科技的公司,有很多供应链需要去调整调配,所以深圳是一个比较适合我们的地方。”张健钢说。
同样源自香港高校、在两地设立公司的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也对两地科技创业协同深有感触。
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
显扬科技的创业方向为3D机器视觉技术,该技术为机器人赋予“眼睛”,是机器人领域重要的传感器部分。显扬科技的创始团队均来自香港中文大学,86年出生的创始人丁克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机器视觉是他一直的研究方向。
据丁克介绍,尽管公司仍处于初创阶段,但由于人才团队和技术优势受到认可,公司在融资方面比较顺利,目前已完成约5000万元人民币融资。在他看来,香港在科技企业创业方面的优势在于做海外市场、与海外客户沟通、财务往来等方面相对方便,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更好。不过,香港科创环境也有自身局限。
“相比于深圳,香港土地成本较高,办公、研发场地的租金费用较高。另外,在人才招募中,工程性的制造业或者机器人行业等并不是当地最受欢迎的行业,真正做工程、做生产的人才并不多,所以我们团队在香港相对难寻找到合适人才。”丁克说,同时香港本地也相对缺少制造业相关客户与供应商。
2018年7月,显扬科技落户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丁克表示,选择在内地开设公司有着团队扩大、市场培育、供应商合作等三个方面考虑。
“内地招聘工程师、开发人员更加便利与快捷。市场更加广阔,我们的供应商与客户也基本都在内地。同时,交通物流更为便捷。” 丁克说,“例如之前在香港实验室做研究,有些小型材料从加工好到送过来,至少要多3、4天的运输时间,而且有的产品还不能送过来。而在深圳的话,我们开1个小时的车,基本都能到供应商的工厂了。”
据丁克介绍,在落户深圳的创业早期,公司享受了政府孵化器相关补贴,租金相对香港更便宜,同时深圳福田团区委也积极帮助吸引人才,比如让香港或内地优秀学生到公司实习。对于公司核心团队的香港员工,如果加班较晚,福田团区委还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临时酒店住所,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租金约为市价一半的人才住房,减少香港青年创业就业的成本。这一系列支持举措,让丁克和他的公司在内地迅速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
如今,显扬科技不仅在深圳落户,同时也在广东佛山、江苏苏州设立了多家分公司。丁克表示,目前公司营收规模已超过2000万元,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5000万元目标。
伴随大湾区建设,三地科创协同基础已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香港与澳门都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港澳尤其在基础科学、国际合作以及一些特色产业领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公开数据显示,香港有5所世界100强大学,居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首,拥有众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包括16所香港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有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则在中医药、电子信息、智慧城市和物联网、行星科学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
在三地科创协同这条路上,也早已有了先例,如大疆创新、商汤科技、第四范式等知名的科创先锋企业已在各自领域受到了行业关注。
为加大三地科创元素协同发展,创新载体成为推动三地科创元素协同发展、转化的平台。其中,以港澳高校或相关科技机构来广东建立孵化器最为典型。
从近日南都记者调研来看,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三地科创行业已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以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建立的孵化器港科大蓝海湾孵化港为例,截至今年6月,该孵化器在孵和孵化过的科创项目中,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教育、智能硬件、人力资源上述行业内港籍青年创新项目较多,这些行业本身也是内地创业项目的重要赛道。
智能制造等多个相关行业赛道备受粤港澳三地科创青年青睐
再以另外一家在全球布局风险投资和加速平台的Brinc为例,从该平台孵化或投资的广州与香港项目来看,主要分别在与提高城市生活便利、提供新消费等新经济有关行业领域。
从上述调研样本来看,港澳科技创业者对于内地的制造业产业链、落地空间、消费市场等优势青睐有加。如今,两个合作区方案的落地,将加快三地科创元素的协同发展。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两个合作区方案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也介绍,目前在前海注册港方企业多达11500家,行业覆盖专业服务业、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现代产业。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克庆介绍,目前有314家澳门企业在横琴跨境办公,澳门的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设立了横琴分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介绍,目前,大量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前海进入内地市场,然而受到区域范围的限制,这些企业的发展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扩区之后,前海合作区可供产业发展的用地将大幅增加,能够更好地发挥香港优势,提升深港合作能级。
同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在合作区发展四大类产业,其中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因此,两个合作区方案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为三地科创协同和相关产业发展旺盛的需求提供更大空间与更多支持。
两个合作区来了,创业者期待协同发展大未来
伴随两个合作区的到来,来往于内地与港澳的科创青年们,也期待可以进一步大展拳脚。
在获得GRC富华资本以及国内集成电路上市公司博通集成等投资后,张健钢更踌躇满志,准备在内地快速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根据测算,中国大约有2.2亿听力损失人口和7000万听力损伤缺陷人口,潜在市场规模很大。
“接下来一段时间前海公司会是我们的重点,80%以上的员工都会在这边。”张健钢说,按照公司布局,产品迭代升级与生产、市场销售等工作将主要由深圳前海公司推进,而香港公司将主要负责财务管理和招揽国际人才方面的工作,以及未来疫情结束后推动出海国际市场。
恰逢其时,两个合作区方案的推出让张健钢充满期待。“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给我们的产品推广提供较多的便利。”张健钢说,期待更多内地市场机构关注到公司和产品,同时公司也非常关注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惠及员工在深圳住房问题方面的政策等。
丁克认为,吸引香港青年到合作区、内地创业就业,除了希望享受税率优惠和就业补贴外,也期待未来如何进一步吸引更多香港初创企业落地。
“老板过来了,就业岗位有了,香港青年人也自然而然地跑过来了。”丁克说,“我身边就有这个例子。我去佛山开设分公司之后,由于市场前景广阔,效益也不错,之前在香港的三个海归博士团队也相继入驻佛山,带动了更多香港青年人在当地就业。”
“粤港澳大湾区现在正处于协同融合发展的高速阶段。” 丁克认为,在大湾区的统筹谋划下,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以及角色定位,能够各取所需,协同合作。
在丁克看来,在交通愈加便利的基础条件下,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通愈加顺畅,加之目前对香港、澳门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香港、澳门深度融入大湾区的进程也不断加快。“我觉得未来大湾区超过硅谷、洛杉矶湾区,是迟早的事。”